早年有腎結石但沒發作 近期體檢查出了腎腫瘤
株洲晚報記者 楊凌凌 通訊員 宋璽
平日不痛不癢,一次體檢卻發現腎臟里長了個拳頭大的腫瘤。近日,曾娭毑在市中心醫院接受了腎腫瘤切除手術。醫生提醒,腎癌早期常無癥狀,定期體檢很重要。
60歲的曾娭毑早些年就有腎結石,這些年結石也沒發作,身體也沒有明顯癥狀,她就沒去醫院復診。
隨著兒子成家立業,曾娭毑這才慢慢閑了下來,想起到醫院做一次體檢。CT檢查果然有大問題,左側輸尿管上段結石并左腎萎縮無功能,右腎有個腎腫瘤。當CT報告呈現在曾娭毑眼前時,她的內心是崩潰的。
因曾娭毑是孤立腎,手術中如果阻斷動脈時間過久,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也可能導致腎臟功能不能恢復或嚴重受損。手術怎么做?如何確保手術順利實施?市中心醫院泌尿外一科主任諶磊與團隊研究討論曾娭毑的病情,并制定了完善的診療方案。
最終,手術團隊順利完成了保留腎單位腎臟腫瘤切除術。術后第五天,曾娭毑就順利出院。現在的她見到熟人就說:“定期體檢真的很重要!”
諶磊介紹,腎腫瘤是泌尿系統較常見的腫瘤之一,多為惡性。腎癌發病率位居泌尿系統腫瘤第二位,僅次于膀胱癌。但是,腎癌治療面臨的較大問題在于,腎癌早期常常缺乏臨床癥狀,病人沒感覺就不會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。當病人出現腰部疼痛、血尿等癥狀時,往往已是中晚期。因此腎癌也被稱為“沉默的殺手”。
諶磊提醒,每年進行體檢是早期發現腎癌的最簡單方法,其中,B超發現腎腫瘤的敏感性較高,CT對腎腫瘤的確診率較高。而從發病年齡來說,中老年人較為多見,高發年齡為50-70歲。
預防腎癌很困難,規律體檢、早期發現是關鍵,尤其是年齡大于40歲、吸煙、肥胖、有家族史等高危人群,每年做一次腎臟B超檢查很有必要。
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